“俯览地面上有星星点点的光,一闪一闪的,此起彼伏,像花一样绽开。”国内一航司副机长林晨(化名)能感觉到,城市在苏醒。
2月15日,2023年春运正式结束。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,机长们在此次春运中,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忙碌。在三年漫长的等待中,有人因收入锐减辞职,也有人找到坚守的价值,坚持训练,等待重返蓝天的那刻。如今,他们终于挺过寒冬,迎来了民航业的全面复苏。
南都、N视频记者对话多名来自国内不同航空公司的机长,讲述他们三年多来的坚守与期待。有机长表示,虽然恢复了“高强度工作”,春运期间总共执飞98个小时,但也感觉到久违的舒爽。也有人说,希望能继续飞下去,在空中见证每个城市的繁华,载着飞机上的人与故事抵达。
翟晨飞(前排左)和同事。
忙碌起来
2月15日下午,西南地区某航空公司机长邱翔宇(化名)像往常一样,奔赴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提前签到,对着机器吹气测试酒精,为航班起飞做最后的准备。航站楼内人来人往,到处是忙碌的景象。
机舱驾驶室内,邱翔宇仔细检查每一项参数,用力带杆起飞,飞机缓缓抬头,一路向北翱翔。两个多小时后,带着旅客平安抵达远方。
这天深夜,中国南方航空湖北分公司飞行员翟晨飞安全落地广州。在从太原过来的航程中,他明显感觉到,“空中无线电频率里的飞机越来越多了。”
当日,2023年春运正式结束,今年注定不同寻常。
除夕休假后,从初一开始,邱翔宇“飞两天休两天”,陪伴天南海北的旅客返乡,几乎每趟航班都满满当当。
东方航空公司机长张启(化名)看到,来机场的人多了。“通往航站楼的高架路,在很远处就开始堵车,航班满客座无虚席……”就连跑道外,飞机也排起长队。他告诉南都记者,“这才是春运该有的客流。”
面对迅猛增长的春运客流,有航司采取“大运行”政策。国内某航空公司机长王翔(化名)解释,一旦飞机到达某个目的地,遇到当地同航司的航班取消或延误,这架飞机将自动补位,改变原来的计划航程。王翔以往执飞从北京出发的国内航班,今年春运,他就接到了许多临时增设的航线。
春运期间“到处飞”后,王翔发现,最火热的是各地飞赴三亚的航班,有航司甚至将这条航线上的中小型飞机换成大飞机,以便运载更多旅客。王翔算了下,春运期间,他总共执飞了98个小时。
驾驶飞机在空中翱翔,地面建筑物变得渺小,城市的夜景四处闪耀,虽然恢复了“高强度工作”,王翔也感觉到久违的舒爽。
网友评论